本篇文章1029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周

3月1日,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所主办的培育和发展现代都市圈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了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所和北京清华同恒规划设计院共同完成的《2018年中国都市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来自多个科研机构的学者和相关政府官员就“培育和发展现代都市圈”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我国都市圈发展报告发布

大都市区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支撑,吸引和辐射周边城市和地区。它是城市区域演化的高级形式,也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现象。都市圈是城市群的核心,也是促进城市群健康优质发展的核心。中国也非常重视大都市区的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培育和形成高效通勤、综合发展的都市圈”。发展大都市圈对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都市圈发展报告发布

报告指出了中国大都市区的发展特点和主要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二是都市区内部联系不紧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都市区的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联系不紧密。三是超大城市人口和资源过度集中,城市结构亟待优化。第四,大都市区城市化水平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第五,大都市区发展标准体系不完善,监测和评价方法匮乏。

我国都市圈发展报告发布

为此,报告提出了中国都市圈战略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建议。其中,总体思路是建立“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特色城镇-农村振兴”的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格局和全方位的空组合链,加快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式的人口产业集聚格局,加强都市圈区域发展。顺应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中后期的客观趋势和空之间的演变规律,突出都市圈建设在中国优质城市化战略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加快一批现代都市圈建设,构建带动城市群优质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圈体系。

我国都市圈发展报告发布

工作建议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建立都市圈划分标准体系,实施分类指导。二是加快都市圈发展规划,分类制定配套政策指引,在国家“19+2”城市群规划的基础上,根据都市圈的实际发展情况,根据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制定不同发展阶段的都市圈配套政策指引。三是建立大数据平台,用于监测和评估全国大都市地区的发展。四是推进现代都市圈建设和发展的试点工作,建议“十三五”期间选择不同类型的都市圈,在城际轨道交通通勤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统一市场建设、社会资本参与都市圈建设和运营的制度机制创新等方面开展试点。“十四五”期间,应在全国大都市地区推广成功经验。第五,落实责任主体,加快大都市区立法工作。

来源:罗盘报中文网

标题:我国都市圈发展报告发布

地址:http://www.lzn4.com/lpbxw/5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