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5字,读完约4分钟
高速公路。据张春源报道,八年前,马云独自唱了《双十一》的独角戏,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当时,谁会想到27个商家和淘宝网创造了这个节日作为平台呢?
交易量继续突破,形势成为百家争鸣
图为阿里巴巴的官方数据
淘宝在2012年更名为天猫,在双十一上参与商户数量首次超过1万家,交易额达到191亿元。2013年,JD.com和其他平台也在电子商务领域蓬勃发展。双十一期间,JD.com的交易额达到35亿元,阿里创下了总交易额350.19亿元的新纪录。这种疯狂的促销方式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并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便捷的方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2014年,大量商家参与双十一大战,各种平台如火如荼。备受争议的京东自建物流也获得了消费者的初步认可。虽然辱骂的声音并没有停止,但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阿里再次以571亿元的价格领先。
2015年,娱乐之风吹进了电子商务领域。双十一那天,阿里聘请冯小刚担任导演,策划了一场双十一晚会,创下了912.17亿元的票房纪录。与此同时,京东与央视合作,在双十一期间举办了“京西之夜”晚会。
距离今年的双十一还不到半个月。从以上数据来看,JD.com的精益物流今年可能会有更好的推广。同时,阿里双十一超过1000亿元似乎不成问题。
购物逐渐回归理性,但假日热并未消退
到目前为止,双十一的受欢迎程度仍在被追捧,交易量也在上升,但消费者的购物模式也逐渐变得理性回归。根据《2016中国网上零售购物节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在当前的网上购物节环境下,购买商品的必要性和是否符合个人需求已经成为影响用户最终消费的核心因素。用户不再把价格作为购物决策的唯一考虑因素,而是对品牌、质量、服务和价格等多种需求做出理性判断,网购节日的消费趋于理性。
此外,随着用户对网购节日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他们的投机消费行为逐渐减少,兼具品牌品质的产品成为消费的主流。同时,用户更加关注购物的必要性,减少冲动消费,实现“按需购买”。
未来,网购节的发展趋势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商品销售到物流和售后服务的服务链将更加完善,消费者体验将更加顺畅和贴心。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支持将帮助用户在网上购物节期间更好地选择和体验商品,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交易量的增加与疯狂购物无关。当中国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时,它在国外也会增加
自从双十一以来还不到半个月。今年,阿里仍然开始疯狂的推广模式,而京东改变了它的游戏风格,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扮演“好东西,低价格”的角色。归根结底,不管主题和政策是什么,每个平台都只是想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八年后,双十一更疯狂还是回归理性?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双十一最大的物流问题?
知名网络评论员刘兴亮认为,要想解决双十一的物流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取消双十一,否则问题永远解决不了,这种爆炸性的增长会带来太多的问题。此外,双十一的历史革命已经完成。如果不及时取消,应该退烧。
在Speedway.com看来,虽然网购节仍处于相对活跃的趋势,交易量也在增加,但交易量的增加与“疯狂”购物无关,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消费者重视商品的质量,优质商品比打折商品更受欢迎,但价格略高;
第二,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承受的购物价格区间逐渐扩大;
第三,参加网购节的人数有所减少和变化,导致交易量增加。
双十一让网上购物从崛起变成崛起,从阿里的电子商务帝国到主要平台。虽然销量日益增加,但重复的模式已不能更好地刺激消费者,消费者的反应开始逐渐减弱,一些消费者在购物中逐渐变得回归理性。
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不断受到追捧,海上购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购物选择。亚马逊、贝贝等跨境电子商务公司。com和网易考拉逐渐参与了双十一,京东环球采购也在不断完善。阿里,虽然交易量有望超过1000亿,但天猫全球采购占10%,交易量达到100亿应该不成问题。
此外,作为阿里发展全球化的主要努力之一,阿里透露,今年的目标是将商业服务推向全球化,并向mainland China以外的消费者介绍一些外国企业,如港、台和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