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73字,读完约9分钟

徐玉玉事件导致虚拟运营商陷入舆论危机

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后,山东省临猗县候选人徐玉玉一案的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骗突然死亡,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此案正在审理中。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中,涉案手机号码是实名注册的。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8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博披露,山东省临沂市一名被骗学费的女孩(徐玉玉)死亡后,工业和信息化部立即进行了核实工作,核实涉案号码中一个属于元特(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另一个属于中国联通(600050,BUY),两个号码均注册了用户的实名信息。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远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乐妍:该手机号码于2016年3月在远特注册开通。注册激活后,在实名制下注册,并按照我系统的规定和该身份证验证系统相关联,对其身份证信息进行了两次检查。现在,这张身份证、这个号码、它的购买渠道、它的激活渠道、它的所有使用记录和注册激活信息都已被封存并提交给警方。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王乐妍说,因为他配合司法调查,他不能透露更多信息。据了解,元特公司销售的案件涉及的手机号码以171开头,第170和171段是专门为虚拟运营商准备的。元特通信是第二批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试点许可的虚拟运营商。自2014年以来,它一直在虚拟运营商运营,拥有350万用户。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近年来,170和171已经成为欺诈电话的流行部分,这是由于监管措施不充分和对移动电话实名登记的执行不力。这起案件导致被贴上欺诈电话标签的虚拟运营商再次陷入舆论危机。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虚拟运营商通信行业的鲶鱼

引入虚拟运营商的初衷是打破垄断,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三大电信市场注入活力。主管部门希望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虚拟运营商能够像鲶鱼一样刺激电信业,冲击现有的竞争格局和通信服务价格体系。2013年底,虚拟运营商正式出现。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虚拟运营商也叫“移动通信转售”。他们没有自己的网络。通过租用中国联通的通信网络,他们将三家基础运营商的语音流量、短信和其他服务重新打包成自己的品牌,并出售给用户。2013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移动服务通信转售业务计划。为了鼓励私人资本进入电信市场,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申请虚拟运营商许可证的主体必须是私营企业。自2013年底第一批许可证发放以来,共有42家民营企业分五批获得虚拟运营商试点许可证。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虚拟运营商已经发展到3500万用户,移动通信市场的普及率达到2.7%。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虚拟运营商试点期为2015年12月31日,但目前还不清楚正式的商业牌照何时发放,42个虚拟运营商城市能否全部转正。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内部人士透露了“加注”的内幕

虚拟运营商为期两年的试点期已经到期,但它已被推迟成为正式成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实名制实施不到位导致的电信欺诈问题。就在徐玉玉案发生前一个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司对虚拟运营商新增电话用户实名注册进行了突击检查,并对虚拟运营商网上用户实名注册信息的符合率进行了数据抽样测试。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根据工信部网站8月5日公布的对虚拟运营商实名制实施情况的抽查和暗访结果,远特通信网上用户实名注册信息的符合率为95.95%,符合工信部“确保2016年12月31日前所有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5%以上”的要求。在同一批次抽样的8个虚拟运营商城市中,只有一家企业的实名注册合格率不合格,但该企业用户的实名注册率也超过90%。仅从调查结果来看,实名制似乎实施得很好。不过,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参与电信诈骗的170和171手机号码中,大部分都能找到实名信息,但这些所谓的“实名注册”号码在出售前实际上是与身份证捆绑在一起的,但注册信息不一定是实际用户,这在业内俗称“升卡”。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虚拟运营商的前员工唐:虚拟运营商的个体户都应该是可以的。但在他的阵营(经销商)中,可能存在监管不到位或管理不太规范的情况。每个销售网点都会有一些用户信息,所以在收集到这些信息的同时,他们会统一执行这样的操作,让用户在这样的系统中打开卡...用户实际上并不了解自己,并在这种状态下完成了一个卡片打开动作。然后放一些已经在各种分销店打开的号码。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升卡”也叫“假激活”,那么销售电话卡身份认证的真实身份证信息从何而来?唐先生告诉记者,根据规定,一张身份证可以处理多达5个手机号码。大多数用户只能使用一个手机号码,所以这个真实用户的身份证可以悄悄地用来“注册”170或171四个手机号码。但是,如果该卡长时间不打电话或不上网,很容易被基础运营商或监管机构发现,将被停止销售。因此,有必要模拟一些消费行为来“支撑”。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前虚拟运营商员工唐:虚拟运营商还是基础运营商,他只能通过卡的实际消费行为来分析用户是真实用户还是非真实用户。如果模拟状态相对完美,他可能找不到,因为所有这些事情都是由这样一种有限的行为来判断的。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另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虚拟操作员也向记者证实了这种操作方法。他告诉记者,中国移动通信联通对虚拟运营商的发展用户进行了指数评估和排名。如果发展不好,会影响虚拟运营商从基础电信运营商那里获得越来越多更好的号码资源,导致虚拟运营商默许甚至放任经销商在竞争过程中的非法“升牌”行为。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虚拟运营商业内人士张:如果用户激活率达不到基础运营商设定的标准,虚拟运营商就拿不到这张卡。他(虚拟运营商),为了获得更多的代码资源和更多的指标,这个开放(城市),将使用假激活方法,然后采取一些这样的资源。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亏损和赚钱,虚拟运营商正在挣扎

第170段和第171段中频繁出现混乱的根本原因是迫切需要扩大业务规模和未完全实施实名登记管理。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实名制的实施将成为虚拟运营商申请牌照的“一票否决”。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MIIT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虚拟运营商的监督管理,将实名制作为虚拟运营商申请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代码资源、发放正式营业执照的一票否决项目。违反实名制的虚拟运营商将受到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整改落实前,未通过业务准入、代码验证、业务范围拓展等相关审批;情节严重的,要求相应基础电信企业暂停激活已分配的码号资源;对不整改和屡次违规的,将依法坚决查处,直至取消相关资格。对于主管部门的最后通牒,虚拟运营商纷纷表示强烈支持。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共享通信总裁蒋志祥:像这个骗子,我们讨厌它...因为他在套利。首先,他买了一个我推广的包。用了一两个月后,他把它扔掉了。我的成本得到了补贴,但实际上我得到了什么?又受了耻辱,又不能挣钱,还赔钱,得不偿失。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中国通信副总裁宋宏生:目前,这些从事网上业务的虚拟企业普遍采用用户持身份证上传照片的要求。但是,除了持有身份证的用户的照片,我们还添加了一个上传的用户持有身份证和sim卡。sim卡有一个对应的序列号,这样多条信息的组合可以保证用户、证书和代开号码完全一致。该工艺现已投入使用。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与此同时,虚拟运营商的两位领导人表示,虚拟运营商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还没有一家实现完全盈利。实名制的大规模实施需要大量的技术设备、人力和物力。仅第二代身份证识别系统在每个营业网点的投资就高达数千万,这对于一直在赔钱和赚钱的虚拟运营商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成本。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通讯世界网总编辑刘启成:要做好这个实名认证,需要投入一些大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包括社会的社会渠道成本,包括一些设备投入的成本。必须确保该用户的信息是完整、真实和有效的,因此对该虚拟运营商的挑战不小。他对所有用户的真实而有效的开发可能会有所减缓。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任忠在打击电信欺诈方面任重道远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通知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在2016年12月31日前确保企业内所有电话用户的实名率达到95%以上,所有电话用户在2017年6月30日前实现实名注册,从未补录的用户将被强制停止注册。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中国信息与通信研究院政策研究所所长卢春聪:从长远来看...170,171有望缓解重灾区的电信欺诈现象...首先,转售企业(虚拟运营商)已经度过了这一初始阶段,它将自我强化。另一方面,对该标准的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实名制的监管有所增加,监管要求的执行也变得更加严格...在这两种力量的影响下,我希望这一重灾区的现象将得到缓解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专家指出,手机实名制是打击电信欺诈的重要手段。然而,从这起案件可以看出,彻底消除电信欺诈的希望不能寄托在实名制上。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伟:我认为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真正涉及电信欺诈的港口应该放在前面,不应该总是想着事后弥补,事后惩罚。应该提出更多的预防措施,而且有必要提前计划并利用这种技术和法律手段来阻止公民信息的泄露。

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朱伟表示,目前,电信诈骗案件的处理往往是抓骗子,以欺诈罪判刑。在许多情况下,与非法获取公民信息和出售公民信息密切相关的犯罪被忽视。与欧盟等国家相比,我国针对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量刑和立案标准也很低。只有将实名制与侵犯个人信息罪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遏制电信欺诈。

来源:罗盘报中文网

标题:虚拟运营商猫腻:经销商冒用他人身份证批量绑卡

地址:http://www.lzn4.com/lpbxw/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