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8字,读完约2分钟

红釉瓷瓶(明代)祭红釉瓷瓶(明代)在庆城县招募 通高37cm,口径15.5cm,底径14cm 圆嘴唇,开放,圆肩膀,收在直肚子下,平底 古朴淳朴 全身上红釉,釉质肥厚,釉色晶莹透亮 红釉始于明永乐、宣德年间 颜色像最初凝固的鸡血,深稳定,莹润均匀,釉无裂缝纹理,古代皇室以其为祭器,常用于祭祀郊外的祭坛,因此被命名 人们在做红釉的时候,经常把黄金、珊瑚、玛瑙、玉石等贵重的东西混入釉中,可以说是真的不惜工力。 尽管如此,好的产品经常无法烧制 祭祀红釉瓷器自古以来就不好烧,所以这比其他色釉更贵。 历史上火红的釉瓷曾经加倍了人们和历代帝王的重要性 其中清代的干隆帝热衷于鲜红的釉药,总是伸出手玩,双重赞扬 他的诗:“雨越过脚云贪婪的尾巴垂下,夕阳孤独地飞着的时候。 泥澄铁旋丹砂染 这种陶器颜色相似 “吟咏明代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釉碗 红釉的传说:据说明代宣德年间,宣宗皇帝突然想用鲜红色的瓷器套装祭奠日神,所以急于让设置在景德镇的督窑官烧制。 但是,窑工们反复试验,没能烧出满足朝廷的祭器 窑宦官每天鞭打窑工,同时把一些人关进监狱,主张不能烧皇帝催促的红色釉瓷,进行杀人 一位老窑工的女儿崔西听到消息很担心,去了御窑工厂,发现她父亲也被督窑官关进了大牢。 悲愤的翠兰纵身在熊熊燃烧的窑火中,用自己的生命抗议督窑官的暴行 两天后,窑工们打开崔西烤身的窑时,令人吃惊的是,烧成的陶片呈现出鲜血般的红色。 据说这是崔西的血把陶片染成了红色,所以把这种红色的陶瓷称为祭红。 纪念以窑为身牺牲的翠兰,窑工们后来封窑门时,用砖塑造了少女的形象。 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 古代陶瓷生产工艺示意图原标题:“庆城县博物馆精品文物|祭红釉瓷瓶”阅览原文 。

来源:罗盘报中文网

标题:时讯:庆城县博物馆精品文物|祭红釉瓷瓶

地址:http://www.lzn4.com/lpbxw/17364.html